为什么东京在日本而不在中国?——探索中国古人的智慧

文化 2023-11-16 10:22:01 通达百科

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,其位置及其作为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备受瞩目。然而,我们不禁会思考一个问题:为什么东京在日本而不在中国?这个问题牵扯到历史、地理和文化等多个领域。通过探索中国古人的智慧,我们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。

地名,是根据时代变迁,而改变的,其中统治者的喜好以及美好愿景,是地名更改的重要依据,简而言之,地名的更改并无太多的规律可言,历史越悠久的地方,曾经用过的地名越多(邯郸除外)。甚至直到建国以后,地名依然更改过很多。

但有一种地名的更改,相对来说要严格得多,虽然也有统治者的喜好,但因为这样的地名改动,干系众多,所以即使是统治者,也要谨慎应对,这就是首都的改名。

东西两京的前世今生

古代中国,很多情况下喜欢用京或者都,来证明一座城市首都的地位,这种习惯,一般认为源于西周时期。

当时西周的都城叫做镐,但当周武王灭了商纣王以后,为了体现京城的地位,改名叫镐京。这也是西京的源头,而现在,则更多叫西安。

在东汉时期,汉朝的国都迁到了洛阳,但由于东汉是承接于西汉王朝,但刘秀的根基在洛阳,因此,虽然他自称是西汉景帝的后裔,但出于国家管理和自己根基考虑,并没有迁都于长安。

但长安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地位,名义上也相当于一个都城,但毫无疑问,在东汉,洛阳是毫无异议的京城。

这也成了后世一直以来实行的两都制打下基础。甚至,会有三都,甚至五都的出现,这就出现了东京、西京、南京、北京这样的说法。

两都制,或者叫陪都制如果按照现在习惯的说法就是,一个是政治文化中心,一个是经济贸易中心。

隋唐时期,这种两都制得到充分的发展,隋唐王朝,包括中间的武周,都在实行两都制,这就有了西京和东京这么一说,因为隋唐时代两都制发展极为迅速,人们也习惯把长安叫做西京,把洛阳叫做东京(或者叫东都,神都)。

这实际上是源于地理因素划分而成的。

东西两都,兴于东汉,盛于隋唐,因此,人们习惯性的把长安叫做西京,把洛阳叫做东京。

但到了宋朝时候,虽然也有东京这个名号,但指的是汴梁,也有西京这个名号,但指的是洛阳。

而到了辽国,就更有意思了,辽国先后出现了东京,西京,南京、中京、上京五个都城,而辽国统治的土地,远不如汉唐,甚至和北宋不过半斤八两而已,却出现了五个都城,也算是历史少见。而对于辽国而言,西京指的是大同,东京是辽阳。

到了元朝,没有东西京一说,都城叫做大都,还有一个元朝的发源地,被称为上都。并没有官方资料上显示元朝有过东西两京的记录。

可以说,从元朝开始,东西两京的说法就没落了,取而代之的是南北两京。

南北两京的前世今生

南北两京的出现,源于经济文化中心的南迁,南方人口在南宋时超过了北方,而且这样的超越是全面的超越,不单是人口,还包括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(除了军事)。

南方人开始寻求更高的地位,而这样做最简单直观的办法,就是建都。

其实在南方建都,东吴、东晋、南宋,都曾经建都南京,这也证实了南京的文化底蕴。

但这些建都依旧差了一点火候,那就是,没有一个大一统王朝建都南京。这对于把大一统当作第一大事的中国人而言,的确差点火候。

将南京的地位提升到了名副其实首都的时候,是在明朝,当时叫做应天府,朱元璋在这里建都,并且持续了三十多年,即使到了永乐大帝时期,他依旧把南京作为都城,直到永乐十六年,才迁都北京。

从此,在明朝,有了三个都城,南京,北京还有一个叫中京。中京在整个明朝历史上,存在感很低,位于现在凤阳县,中京的出现,只是因为朱元璋是凤阳人,所以,他把凤阳也封为京城。

而北京的历史,现在看来,是从元大都开始的,一直持续了六百多年,而北京的历史脉络,相对来说就比较清晰了,虽然也改了许多名字,但至少从元朝到现在,(中途明朝前期和中华民国是不是都城),北京的地位一直都很稳固。

一些人还注意到另一个现象,除了中国有东西南北京城以外,在日本首都也是东京(从法律角度来说,日本是没有首都的,东京顶多算是日本的行政中心,出于表达习惯,暂且称之为首都)。

其实,这和中国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,就好像中国人在历史上改了无数地名一样,日本人的地名也改了无数次,而东京,原来叫做江户,这个名字在日本幕府时代就已经有了,历史比东京这个名字悠久很多,直到明治维新时候,才改名叫东京。到头来,也不过是日本国家自己的事情,和中国没有啥关系。#东京##古人##日本##中国历史#

以上就是为什么东京在日本而不在中国?——探索中国古人的智慧的相关介绍,希望能对你有帮助,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,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,有很多为什么东京在日本而不在中国?——探索中国古人的智慧相关的拓展,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。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

大家正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