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年班主任经验:后进生群体共同的特点

育儿 2024-06-12 16:39:01 通达百科

根据30年的班主任经验,后进生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共同的特点。他们可能缺乏自信,学习动力不足,行为表现较为消极,思维习惯较为惰性。然而,正是因为这些共同的特点,后进生群体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指导,更需要一个温暖和支持的学习环境,从而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。在教育实践中,我们应该关注后进生的心理状态,提供更多耐心和关爱,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。

托尔斯泰在自己著名的长篇小说《安娜卡列尼娜》中曾写道: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其实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是如此,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具有相同的性格特点,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原因各不相同。每个班级的后进生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。如何将班级群体中每一个成员凝聚一团,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关键。学生的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必须依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。

经过30多年的不断摸索和总结,发现要让后进生快速蜕变,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内世界,去寻找到学生心理障碍的心结,并努力想办法将其一一解开,才能更好地帮助后进生找到自我,重回学习的轨道。

其实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,他们自我约束力差、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不高、不愿意学习、喜欢故意扰乱班级纪律、甚至品行不端。他们就是人们经常称之为的后进生,让学校老师和家长难以割舍的一群特殊的孩子。他们总渴望摆脱家庭和学校的层层束缚,到外面更宽广的天地自由地飞翔。如果这些孩子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,不仅是将来学无所成,甚至会成为社会的负担。本人利用教师之便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心理大调查,其结果让人震惊。被调查的5000名学生中,情况十分不乐观,具体数据如下。

根据调查其结果,不难发现学生心理存在严重问题,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理偏离最为明显,概括起来,主要为以下几方面。

1、无人关注,没有存在感。

现在很多老师的目光里只有成绩优秀的学生,课堂上新知识的讲解多半以优等生是否接受为依据,很少顾及后进生听懂与否。课堂互动也是在成绩好的学生中开展,成绩差的学生可能一个学期也难以被老师点名提问。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班主任老师,更是整天围绕优等生转,驱寒问暖;从学习到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,却很少把时间花在后进生的身上。在他们看来,把精力花在后进生的身上就是浪费时间;他们不可能会为自己带来教学成就感。从而导致后进生被冷漠、无人问津,在他们心里感觉不到半点存在价值。

2、心存自卑、迷茫失落。

每次月考后,最难过的要算后进生。他们担心自己的成绩会拖班级集体的后腿,害怕老师的挖苦、嘲讽和同学的冷言碎语。其实他们何尝不想想好好学习呢?他们也渴望赢得老师的赞扬、家长的夸奖和同学的羡慕。后进生也是有血有肉会思考的人,老师的指责、家长的埋怨、同学的歧视会给他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。久而久之,就会产生自卑、失落,甚至会迷失自我;很多后进生最后都会破罐子破摔、不学无术。这种长期生活在压抑、冷漠、嘲讽中的孩子,肯定会对学习丧失信心。

3、性格内向、心存胆怯。

在调查采访中,我问起一位同学: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,你会经常请教老师吗?他说“我也想到过请教任课老师,但是怕老师说我这么简单的知识都不懂,更怕他们挖苦嘲讽我,所以即使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敢问。慢慢地,我的课程成绩就拉下来了”。其实,后进生不是不想请教老师;他们是怕所问之题对老师而言过于简单,老师没有耐心。他们更担心同学嘲笑他“如此小儿科的问题”也不懂。这样会让他们学习的道路上,问题越来越多,学习变得更加艰难,愈发不敢开口请教。长此以往,他们性格会变得内向,不愿意开口、不敢开口。

4、性格焦虑、悲观消极。

《三字经》中“人之初、性本善”很好地诠释了人的本性,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、纯朴的,只是后天的环境改变了他们。就像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后进生,也没有哪个学生心甘情愿当后进生。他们和优等生一样,开始也一直在努力学习,只是由于以前拉下的知识太多,现在的努力一时难以看到收获,很多同学就慢慢地失去了耐心。那种无数次付出,收获却微乎其微的努力会让他们性格变得焦虑。老师的冷漠、同学的不屑一顾,慢慢地消磨了他们原有的动力;从而出现悲观消极的心理。

5、情绪波动大、逆反性强。

由于后进生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关注,相反却是一直生活在漠视、嘲笑和批评指责中。因此,他们对学习就会产生逆反之心,遇事急躁、清晰波动大。学习上,他们不愿意付出;在情感上,不愿意交流。

6、目标模糊、志向渺小

经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,大部分后进生没有周密的时间规划、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、没有明确的梦想追求。他们没有学习的动力、也没有其它兴趣爱好。课堂上发呆、无所事事;课后无聊随意消磨时光。

以上是后进生比较显著的共同心理特点,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班主任,一定要及时引导后进生,让他们进步。没有哪个学生喜欢充当差生这个角色,只是很多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学习;有曾经的懵懂无知,也有家庭的原因、也有非人能够抗拒的因素。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,去寻求制约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,努力打开其心结,让后进生早日“破茧成蝶”。

以上就是30年班主任经验:后进生群体共同的特点的相关介绍,希望能对你有帮助,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,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,有很多30年班主任经验:后进生群体共同的特点相关的拓展,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。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

大家正在看